小提琴古典名曲選集+輕鬆的古典終極名曲
小提琴古典名曲選集+輕鬆的古典終極名曲APE+FLAC完整合輯(10張CD合成一片DVD-APE+FLAC)(DVD版)內容說明:
關於DECCA的《Ultimate》系列:

DECCA《Ultimate》系列包括多套5CD一組的主題選集,著重地介紹了各個時代的大師
們最有影響力、最廣為流傳的古典音樂作品,其中包括貝多芬、巴赫、肖邦、柴可夫
斯基、莫扎特、舒伯特等的必聽之作。此外,該系列還以不同體裁作為類別劃分,加
入了古典小提琴、大提琴、鋼琴、鋼琴協奏曲、休閒古典、巴洛克、歌劇等主題選集
。雖然這個系列中某些選曲的錄音年份有些久遠,但演繹者中不乏宗師級的人物,故
欣賞價值也是頗高的。全系列由環球公司下屬的德國EDC壓片生產,品質優良,而封面
設計則簡約而不失典雅。該系列比較適合初涉古典音樂的朋友欣賞、收藏,通過這套
入門級的CD能對古典音樂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認知和瞭解。而已是古典音樂愛好者
的樂友,或許也能從中找到一些自己可能還沒有聽過的演繹版本。

此次發佈的《小提琴古典名曲選集》收錄了門德爾松E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布魯赫
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聖桑哈瓦涅拉舞曲、引子與迴旋隨想曲、莫扎特第三、第四
、第五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克魯采」奏鳴曲、「春天」奏鳴曲,以及CD4、CD5中
的一些著名小品。中文曲名僅供參考。

部分作品簡介:

門德爾松:《E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
這是門德爾松最後的一部大型管絃樂作品,向來是流傳最廣、演奏最為頻繁的小提琴
協奏曲之一,也是小提琴保留曲目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通常的演奏時長不超過
半小時。今天,它已成為所有胸懷大志的協奏曲小提琴家所必需要掌握的一部小提琴
協奏曲,通常也是他們在學習浪漫時期協奏曲作品時必修的一課。許多職業小提琴家
都有這部協奏曲的錄音,在音樂會和古典音樂比賽上也經常出現該作品的演奏。
1838年,29歲的門德爾松曾答應過要為他的小提琴家好朋友費迪南‧大衛寫一部小提
琴協奏曲,但這個作品卻整整花了6年時間才得以完成。延遲了這麼久的原因眾說紛紜
,其中的說法包括他自己對這部作品缺乏自信、這期間主要在從事第三交響曲的創作
、在柏林與國王威廉四世鬧得不愉快等。但直到首次公開演前,門德爾松一直都與大
衛這位極富天分的小提琴家保持著緊密的聯繫,認真聽取大衛就這部協奏曲的意見,
而正因為如此,《E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也成為第一部有職業小提琴家間接參與創
作的小提琴協奏曲。1845年3月,該作品終於在萊比錫首次公開演奏,獨奏者為大衛本
人,但很遺憾的是,門德爾松由於患病未能親臨指揮,首次公開演奏的指揮棒由一位
荷蘭指揮家代執了。
雖然該作品是按標準的快-慢-快結構由三個樂章組成,各個樂章也依照傳統的形式,
但在當時卻有著前無古人的獨特創意:作品甫一開始即出現了小提琴的演奏,此其一
;三個樂章之前的銜接非常緊湊,此其二。而在那時,樂章間不留出點時間讓觀眾鼓
鼓掌,那是很讓人不知所措的。儘管如此,該作品剛一問世就已大獲成功,得到廣泛
的認同和歡迎,之後不久更被視為最偉大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而代代相傳下來。該作
品是古典音樂浪漫時期最早的一批小提琴協奏曲之一,對其他的許多作曲家的創作產
生過很大的影響。

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6
這是最受歡迎的小提琴協奏曲保留曲目的其中一部,眾多小提琴家都有它的演奏和錄
音,實乃布魯赫最著名的一部作品。雖然布魯赫還創作了另外兩部小提琴協奏曲,但
均不及第一協奏曲那麼廣為人知。
該協奏曲始成於1866年,同年4月由布魯赫親任指揮舉行了首演。此後,在知名小提琴
家約瑟夫‧約阿希姆(JosephJoachim)的幫助下,布魯赫又對該作品進行了不小的
修改,並於1867年最終定稿為我們今天所看見的這個版本。這個最終版的首次公演於
1868年初舉行,約瑟夫‧約阿希姆擔任小提琴獨奏,賴恩戴勒(KarlMartin
Rheinthaler)任指揮。
該小提琴協奏曲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有些與眾不同,它是前奏曲,給人以流暢
中充滿著期盼的感覺。這個樂章開始時較緩慢,首先由長笛的吹奏帶出了旋律。主奏
小提琴奏出雄壯而強有力的第一主題,主題的處理方法相當豪邁。不久,主奏小提琴
進入嬌柔優美的第二主題。旋律經過發展後逐漸平靜下來,由此不間斷地直接進入第
二樂章。
第二樂章為慢板,充滿了作者最為得意的旋律美感,也是這部協奏曲的核心樂章。在
絃樂器的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帶有冥想性美感的主題。經過了三個主
題呈示後,慢慢趨向高潮。最後,開頭的主題在幾次轉調後回到原調,形成結尾。
第三樂章終曲為有活力的快板,奏鳴曲形式。這是強勁有力而華美的終曲。主奏小提
琴奏出強勁有力、很有特色的第一主題,這一主題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以後,樂曲才
移向單純而有力的第二主題。尾奏是以第一主題為素材,慢慢趨向高潮,最後變成急
板,一氣呵成地結束全曲。

貝多芬:《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魯采」》作品47
該奏鳴曲創作於1802年,通常也稱作「克魯采」奏鳴曲,是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鳴
曲中,對演奏者的技巧與情感表達要求很高的一首。
第一樂章慢板在引人注目的態勢下緩緩展開:小提琴奏出如讚美詩般和諧的雙音。整
個樂章的主體由急速的快板組成,由a小調的斷奏展開。當小提琴開始拉奏出寧靜祥和
的第二主題時,將全曲轉為小調型態,情境豁然開朗。F大調行板樂章長達十五分鐘,
充滿狂熱欣喜的美。悠長的主題把溫文嫻雅的曲風表現至最高點,點綴在隨後的四個
變奏中,充分流露貝多芬在抒情曲風的功力深度,終樂章激烈的塔蘭泰拉舞曲則把全
曲帶進一洩千里的戲劇性之中。
這部奏鳴曲原本是為小提琴家布利吉陶爾(GeorgeBridgetower)而作的,1802年的首
演也由布利吉陶爾和貝多芬共同完成。但在演出後當兩人在喝酒慶祝的時候,布利吉
陶爾大概是喝高了,辱罵了旁邊一位女士,而這位女士卻剛好是貝多芬的一個朋友。
在盛怒之下,貝多芬向布利吉陶爾要回了曲譜,後又轉給了當時公認的最優秀的小提
琴家魯道夫‧克魯采(RodolpheKreutzer)。但很具諷刺意味的是,克魯采從來就沒
有演奏過這個作品,而且就像當時很多人都將它看作是一部協奏曲那樣,此公也認為
這部奏鳴曲實在是沒法演奏的。就這樣,200年來克魯采的名字一直掛在第九小提琴奏
鳴曲上,如果克魯采本人泉下有知,恐怕也要說聲「慚愧」了。

部分演奏者簡介:

魯傑羅‧裡奇(RuggieroRicci):
意大利裔美國小提琴家。1918年7月24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布魯諾(SanBruno)
。尤以演奏帕格尼尼的作品及其錄音而聞名。
裡奇7歲開始跟隨珀辛格(LouisPersinger)學拉小提琴。珀辛格也曾當過Yehudi
Menuhin、CamillaWicks、LouiseBehrend、IsaacStern等知名藝術家的老師,並且
師徒同上場,多次擔任過裡奇獨奏會及錄音的鋼琴伴奏。裡奇10歲即在舊金山公演,
被譽為神童。11歲即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獲得極大的成功
。
二十世紀30年代,裡奇前往柏林學習,得到皮阿斯特羅(MichelPiastro)和庫倫坎
普夫(GeorgKulenkampff)的指導。二戰期間應徵入伍。從軍隊退役後,裡奇發掘了
許多19世紀作曲家創作的、可供他本人獨奏的作品。1970-1973年任教於印第安納大學
,1975年起任朱利亞德音樂學院教授。著有《左手的技法》一書。
裡奇第一個錄製了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其錄音絲毫不經剪接,被稱為是唱
片史上的奇跡。他還第一個在美國首演了帕格尼尼的第四、第六小提琴協奏曲,初演
了許多美國當代作曲家的作品,諸如貝克(DavidBaker)、艾內姆(Gottfiedvon
Einem)、費爾霍夫(CarlosVeerhoff)等。70年的演奏生涯中,他在65個國家演出
了6000多場音樂會,並錄製了500多個錄音。
裡奇屬於炫技型演奏家,爆發力強,有著驚人的速度和技巧。他演奏帕格尼尼、薩拉
薩蒂等技巧性很強的作品,大都灑脫流暢、極為自如。但也有評論認為他的音樂表現
欠缺深度,有過於賣弄技巧之嫌。
裡奇收藏有多把價值連城的古典小提琴,包括瓜奈裡(GuarneriDelGes?)、斯托裡
奧尼(LorenzoStorioni)、巴利尼柏林(LuizBellini)、柯廷奧夫(Curtin&
Alf)及雷戈奇(Regazzi)。在其第四次錄音演奏帕格尼尼隨想曲時,所用的小提琴
便是帕格尼尼本人使用過的瓜奈裡古董小提琴,由意大利熱那亞市政府特批借給裡奇
使用。

亨瑞克‧謝霖(HenrykSzeryng):(1918-1988)
波蘭裔墨西哥藉小提琴家,1918年9月22日出生於波蘭的?elazowaWola,具有波蘭及
猶太血統。7歲開始在福林克爾(MauriceFrenkel)的指導下學習小提琴演奏,後又
前往柏林及巴黎深造,先後從弗萊什(CarlFlesch)及蒂博(Thibaud)學琴。1933
年舉行首次獨奏會,1933-1939年期間在巴黎從巴倫赫(NadiaBoulanger)學習作曲
。
二戰期間,由於謝霖精通7種語言,他開始為當時的波蘭流亡政府從事翻譯工作,也周
遊列國為盟軍舉辦了許多音樂會,其中在墨西哥城的一次演出中,當地一間大學曾力
邀謝霖主管其絃樂系。
1946年謝霖加入墨西哥籍,之後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學上。1954年,謝霖重新開
始其音樂會生涯,在紐約首演即搏得滿堂喝彩,並從此終其一生活躍在世界舞台上。
1988年3月謝霖在當時西德的卡塞爾去世。
謝霖對音樂的表達總是具有思想深度的、並不炫耀的、且對作曲人充滿敬意的。謝霖
的音樂遺產使其成為20世紀同時期最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從他錄音演奏的巴赫
的小提琴奏鳴曲與變奏曲,以及由鋼琴家阿圖‧魯賓斯坦伴奏的數首布勃姆斯和貝多
芬的奏鳴曲中,都足以窺見其極濃厚的藝術底蘊。
謝霖生前擁有過瓜奈裡的「拉杜克」(LeDuc)以及意大利小提琴巨匠安東尼奧‧斯
特拉底瓦裡製作的「戴維王」(KingDavid),均為名貴非凡的小提琴。前者是他演
奏和錄音時最常用的一把,後者則捐獻給了以色列。

大衛‧奧伊斯特拉赫(DavidOistrakh):
1908-1974,俄國小提琴家兼指揮家,也是小提琴家伊果‧奧伊斯特拉赫的父親。他是
第一位在西方世界建立名聲的俄國小提家,也是俄國小提琴家的代表人物,在20年代
大衛‧奧伊斯特拉赫藝術上受到克萊斯勒很大影響,1930年他在全烏克蘭小提琴家比
賽榮獲冠軍,同年在華沙韋尼奧夫斯基的國際小提琴大賽獲次獎,1937年又在布魯塞
爾的易沙意國際小提琴大賽贏得大獎。40年代與歐柏林、克努捨維茲基組成三重奏,
名噪俄國,大戰之後並與曼紐因在莫斯科合作巴哈雙重協奏曲。1945年首度出國在維
也納演出,直到1954年才正式在倫敦首演,1955年到紐約首演。
奧伊斯特拉赫的琴音有克萊斯勒的自信圓熟,但又融入自己強勁的氣勢與恢弘格局,
是少數能夠剛柔並濟的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最為著名的演奏和錄音是肖斯塔科維
奇的協奏曲。

阿圖爾‧格呂米奧(ArthurGrumiaux):
比利時小提琴家。1921年3月21日生於維萊佩爾萬(Villers-Perwin),幼年從外祖父
學琴,9歲入沙勒羅瓦(Charleroi)音樂學院,12歲入布魯塞爾音樂學院。1940年成
為比利時政府演奏榮譽獎的第一名獲獎者。1940年春首次舉行獨奏會。1945年與
BBC交響樂團合作舉行在英國的首演,名噪一時。1949年繼杜布瓦任布魯塞爾音樂學
院小提琴教授。1952年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協奏曲》,1953年
在倫敦皇家節日大廳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獲得成功,由此成為世界著名演奏
家。1986年10月16日逝世於布魯塞爾。
格呂米奧是法比小提琴派的代表,又有著濃烈的浪漫派風格,演奏音色純淨、典雅,
表現出柔美中的靜謐。

本選集已順利更新完畢了,謝謝大家的支援和分享。請網速、硬碟條件比較好的樂友
幫下忙,盡量推遲刪檔的時間,以便使分流更加充分一些。這個系列裡最早發佈的拉
氏選集,現在正下載的樂友還有不少,所以要請大家一起分流。謝謝!
順便作個預告:《門德爾松選集》大約在一個星期後將要發佈,請大家留意一下。

特別說明:
由於帶寬限制,請大家在下載時給予充足的耐性;
本人所發佈的任何資源僅供試聽之用。有需要的朋友請購買正版CD;
如有樂友轉發此帖至其它網站或論壇,請自覺註明原出處為www.VeryCD.com,並給出
ED2K鏈接。

專輯曲目:

CD1:

Mendelssohn:ViolinConcertoNo.2inEminor(門德爾松:E小調第二小提琴協
奏曲)
01.i.Allegromoltoappassionato
02.ii.Andante
03.iii.Allegronontroppo-Allegromoltovivace

Bruch:ViolinConcertoNo.1inGminor(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04.i.Vorspiel:Allegromoderato
05.ii.Adagio
06.iii.Finale:Allegroenergico

07.Saint-Saens:Havanaise(聖桑:哈瓦涅拉舞曲)

08.Saint-Saens:IntroductionetRondocapriccioso(聖桑:引子與迴旋隨想曲
)

-RuggieroRicci,violin/LondonSymphonyOrchestra/PieroGamba,
conductor(1957,1960)

CD2:

Mozart:ViolinConcertoNo.3inGmajor,K216(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
曲,作品K216)
Cadenzas:SamFranko
01.i.Allegro
02.ii.Adagio
03.iii.Rondeau:Allegro

Mozart:ViolinConcertoNo.4inDmajor,K218(莫扎特: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
曲,作品K218)
Cadenzas:JosephJoachim
04.i.Allegro
05.ii.Andantecantabile
06.iii.Rondeau[Andantegrazioso-Allegromanontroppo]

Mozart:ViolinConcertoNo.5inAmajor,K219(莫扎特: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
曲,作品K219)
Cadenzas:JosephJoachim
07.i.Allegroaperto
08.ii.Adagio
09.iii.Rondeau[Tempodimenuetto]

-HenrykSzeryng,violin/NewPhilharmoniaOrchestra/SirAlexander
Gibson,conductor(1966,1970)

CD3:

Beethoven:"Kreutzer"Sonata(No.9inAmajorforviolinandpiano)(貝多
芬:「克魯采」奏鳴曲)
01.i.Adagiosostenuto-Presto
02.ii.Andanteconvariazioni
03.iii.Finale:Presto

Beethoven:"Spring"Sonata(No.5inFmajorforviolinandpiano)(貝多芬
:「春天」奏鳴曲)
04.i.Allegro
05.ii.Adagiomoltoespressivo
06.iii.Scherzo:Allegromolto
07.iv.Rondo:Allegromanontroppo

-DavidOistrakh,violin/LevOborin,piano(1964)

CD4:

01.VonParadis:Sicilienne(arr.Dushkin)(帕拉第斯:西西里舞曲)
02.Mozart:Rondo,K250(arr.Kreisler)(莫扎特:迴旋曲,作品K250)
03.Gluck:DanceoftheBlessedSpirits(arr.Kreisler)(格魯克:受佑精靈之
舞)
04.Granados:Andaluza(arr.Kreisler)(格拉納多斯:安達魯西亞舞曲)
05.Kreisler:SchonRosmarin(克萊斯勒:美麗的羅斯瑪琳)
06.Kreisler:Liebesleid(克萊斯勒:愛的憂傷)
07.Kreisler:Liebesfreud(克萊斯勒:愛的喜悅)
08.Veracini:Allegro(維拉西尼:快板)
09.Vivaldi:Siciliano,RV565(維瓦爾第:西西里舞曲)
10.Leclair:Tambourin(雷克萊:長鼓舞曲)
11.Beethoven:MenuetinGmajor,WoO10No.2(貝多芬:G大調小步舞曲)
12.Schubert:AveMaria,D839(舒伯特:聖母頌)
13.Dvorak:HumoresqueinGflatmajor,Op.101No.7(德沃夏克:降G大調幽默
曲)
14.Massenet:MeditationfromThais(馬斯內:沉思,選自《泰伊絲》)
15.Tchaikovsky:Valsesentimentale,Op.51No.6(柴可夫斯基:感傷的圓舞曲)

16.Veracini-Largo(arr.Corti)(維拉西尼:廣板)
17.Kreisler:RondinoonaThemeofBeethoven(克萊斯勒:貝多芬主題小迴旋曲
)
18.Kreisler:AndantinointheStyleofPadreMartini(克萊斯勒:帕德雷馬提
尼風格的小行板)
19.Elgar:LaCapricieuse(埃爾加:變幻曲)
20.Faure:Apresunreve,Op.7No.1(福雷:夢後)
21.Albeniz:Tango,Op.165No.2(arr.Kreisler)(阿爾貝尼茲:探戈)
22.VonVecsey:Valsetriste(馮?維塞:憂愁的圓舞曲)
23.Ponce:Estrellita(arr.Heifetz)(龐塞:繁星閃爍)
24.Sibelius:Nocturne,Op.51No.3(arr.Press)(西貝柳斯:夜曲)

-ArthurGrumiaux,violin/IstvanHajdu,piano(1973)

CD5:

01.Pergolesi:Andantino(佩爾戈萊西:小行板)
02.Schubert:Standchen(Serenade),D.957No.4(舒伯特:小夜曲)
03.Mozart:MenuettofromDivertimentoinDmajor,K334(莫扎特:小步舞曲,
選自《D大調嬉游曲》,作品K334)
04.Schumann:Traumerei,Op.15No.7(舒曼:夢幻曲)
05.Dvorak:LarghettofromSonatineinGmajor,Op.100(德沃夏克:小廣板,
選自《G大調奏鳴曲》)
06.Bach/Gounod:AveMaria(巴赫/古諾:聖母頌)
07.Paganini:SonataNo.12inEminor,Op.3No.6(帕格尼尼:E小調奏鳴曲)
08.Dvorak:SongsMyMotherTaughtMe,Op.55No.4(德沃夏克:母親教我的歌)

09.Wieniawski:SouvenirdeMoscou(維尼亞夫斯基:莫斯科的回憶)
10.Ravel:Pieceenformedehabanera(arr.Catherine)(拉威爾:哈巴涅拉風
格的小品)
11.Sarasate:Zigeunerweisen(GypsyAirs)(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12.Fiocco:Allegro(arr.Bent&O'Neill)(菲歐可:快板)
13.Faure:LesBerceaux,Op.23No.1(福雷:搖籃曲)
14.Ravel:Tzigane(拉威爾:茨岡)
15.Bloch:NigunfromBaalShem(布洛赫:尼昆,選自《美名大師》)
16.Kodaly:Adagio(科達伊:柔板)

DECCA《Ultimate》系列包括多套5CD一組的主題選集,著重地介紹了各個時代的大師
們最有影響力、最廣為流傳的古典音樂作品,其中包括貝多芬、巴哈、蕭邦、柴可夫
斯基、莫札特、舒伯特等的必聽之作。此外,該系列還以不同體裁作為類別劃分,加
入了古典小提琴、大提琴、鋼琴、鋼琴協奏曲、休閑古典、巴洛克、歌劇等主題選集
。

全系列由環球公司下屬的德國EDC壓片生產,品質優良,而封面設計則簡約而不失典雅
。該系列比較適合初涉古典音樂的朋友欣賞、收藏,通過這套入門級的CD能對古典音
樂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認知和瞭解。而已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樂友,或許也能從中
找到一些自己可能還沒有聽過的演繹版本。

本次發佈的《休閑古典名曲選集》中收錄的作品曲調優雅抒情。一天的工作、學習結
束了,在身心疲憊的時候坐下來閉目欣賞這些音樂不失為一劑調理的良方。大部分曲
目多出自名家之手,無論是演奏者、樂團或指揮,在其相關的領域皆有深厚的造詣與
非凡的成就。

【專輯曲目】:
CD1:JOHANNSEBASTIANBACH1685–1750
01AirontheGstring—OrchestralSuiteNo.3
02BelovedJesu,wearehere,arr.Cohen
03Sinfonia—ChristmasOratorio
04Siciliano—OboeConcerto,ed.Hogwood
05PreludeinEflatminor,arr.Stokowski
06Jesu,joyofman』sdesiring,arr.Hess
07Sarabande—OrchestralSuiteNo.2
08Minuet&Badinerie—OrchestralSuiteNo.2
09BrandenburgConcertoNo.4Firstmovement:Allegro
10Sleepersawake,arr.Bantock
11Sanctifyusbythygoodness,arr.Cohen
12ConcertoforoboeandviolinSecondmovement:Adagio
13KeyboardConcertoinGminorSecondmovement:Andante
14Concertofor2violinsSecondmovement:Largomanontanto
15PreludeinCmajor
16Sheepmaysafelygraze,arr.Munchinger
 
CD2: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
01Andante—PianoConcertoNo.21
02Minuet&Trio—DivertimentoinDmajor,K334
03Adagio—ClarinetConcerto
04Andante—PianoSonataNo.16
05Adagio—ViolinConcertoNo.3
06Romance—EinekleineNachtmusik
07Andantino—ConcertoforFlute&Harp
08Adagio—PianoSonataNo.12
09Larghetto—ClarinetQuintet
10Andante—SinfoniaConcertanteforViolin&Viola
11Adagio—DivertimentoinDmajor,K205
 
CD3:PYOTRILYICHTCHAIKOVSKY1840–1893
01RomeoandJulietLoveTheme
02SerenadeforStringsWaltz
03NonebuttheLonelyHeart,arr.Sax
04PianoConcertoNo.1Secondmovement:Andantinosemplice
05SouvenirdeFlorenceSecondmovement:Adagiocantabileeconmoto
06DanceoftheSugar-PlumFairy—TheNutcracker
07StringQuartetNo.1Secondmovement:Andantecantabile
08SongwithoutWords,op.40no.6
09DanceoftheMirlitons—TheNutcracker
10ElegyforStrings
11Valsesentimentalearr.Press
12SuiteNo.4「Mozartiana」Thirdmovement:Preghiera
13SwanLakeSceneandSecondDanceoftheQueenoftheSwans
14SleepingBeautyPanorama
15「Pathetique」Symphony(No.6)Secondmovement:Allegrocongrazia
 
CD4:
01Albinoni,arr.Giazotto:Adagio
02Bruch:KolNidrei*
03Mahler:SymphonyNo.5Fourthmovement:Adagietto
04Rodrigo:ConciertodeAranjuezSecondmovement:Adagio*
05Barber:AdagioforStrings
06Baermann,attrib.Wagner:Adagioforclarinetandstrings
07Saint-Saens:TheSwan—CarnivaloftheAnimals
08Dvorak:「NewWorld」Symphony(No.9inEminor)
Secondmovement:Largo
09Massenet:Meditation—Thais
 
CD5:
01Grieg:MorningMood—PeerGynt
02J.S.Bach:Sleepersawake
03Delius:Daybreak—FloridaSuite
04Segovia:Neblina(Fog)
05Nielsen:Aladdin』sDream&DanceoftheMorningMist—Aladdin:Suite
06JohannStraussII:MorrningPapers
07Trad.,arr.Pearson:EarlyOneMorning
08Ravel:Daybreak—DaphnisandChloe
09Haydn:SymphonyNo.6inDmajor「Morning」Secondmovement:Adagio—
Andante
10Elgar:Chansondematin
11Bruch:ScottishFantasyIntroductionandfirstmovement:Grave—Adagio
cantabile
12Canteloube:Unojiontopostouro—Chantsd』Auvergne
13Ponchielli:DanceoftheHours—LaGioconda